保险公司专项检查工作即将开启

但是对于两岸都在外头的,优势还是在于在岸、离岸的对冲,因为这个存在着资金障碍和参与者的不平等,比如所有在境内参加商品交易的投资者,我估计有90%是不能参与境外的投资的。

分局则由上万件削减为160余件。在降低整体风险方面,我国外储投资做得比较到位,且在整体收益、流动性等方面也具备较大优势。

保险公司专项检查工作即将开启

可以说,从有罪假设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外管局这几年的自身改革已经卓见成效。此时的外汇改革,可谓深水区遇上了急险滩,可能面临更大的机制、体制上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时防止大量套利。外管局影响力巨大,在人员、流程及专业性方面均超过其同类机构,是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因而,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是市场自发行为——境内外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愿意持有人民币,央行乐见其成,且没必要以行政力量来强行推进。我对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还是有信心的。

事实上,我们的外汇储备收益率普遍高于被投资国通胀率,其经营管理达到了保值增值的目标,不存在亏损问题。担任外管局局长多年,我的感受非常深刻。2014年新增信托贷款总额5174亿元,大幅低于2013年1.84万亿元。

除表内信贷额度授信以外,将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方式纳入综合授信额度控制,防止单一客户采取不同融资方式进行过度融资。应防范金融体系整体性流动风险2014年底至2015年初,央行采取调降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引导中长期利率下行。建议业务逐渐向主动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领域转型。

信托业在逐渐规范化的过程当中,建议加强信托的业务透明度,加强信托资产投向的监控和管理,以使信托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其次,商业银行应对单一客户建立综合授信额度控制。

保险公司专项检查工作即将开启

首先,完善信托业的资本充足率和全面风险管理,尤其是资本金的规模总体仍然偏小,需要加速增资。保持适度流动性,同时引导中长期利率逐渐下行。中国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将影子银行规模测定在18万亿-24万亿元之间。同时,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根据FSB2014年10月的报告,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规模达到3万亿美元。

同时,我们也不难关注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同业市场上仍然恪守同业拆借等简单业务,并未卷入纷繁多样的同业业务之中。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仍然以银行体系是否稳健为主角,而业务扩张激进和风险容忍度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则可能是局部风险暴露的重点部位。而金融机构的市场表现仍将持续分化,这可能隐含着作为批发金融的货币市场创新仍将深化。应防范金融体系整体性流动风险。

所谓复杂性,是同业业务的多金融机构协同,境内外协同,本外币协同,给同业业务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得目前的监管模式受到挑战。

保险公司专项检查工作即将开启

监管的加强和信托业务风险的上升是带来信托行业调整的重要原因。2014年新增信托贷款总额5174亿元,大幅低于2013年1.84万亿元。

建立委托贷款业务信息披露机制。信托资产的期限结构有在滚动中缩短的趋势,以集合信托为例,平均期限由2年下降到1.5年,存量资产的期限结构集中于1-2年,期限结构显示当前信托产品还本付息的压力仍然很大。在资产的应用方面,信贷类同业资产的久期为1-2年。目前风险已有暴露迹象,尤其是资源类行业信托风险较大,信托资金主要投向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平台债,然后是煤炭有色等产能过剩的资源性行业。监管套利本身就是同业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委托贷款的加速膨胀和信贷、信托增速的放缓并存,呈现以出表化和抽屉协议为主要特征的虚假委托贷款的明显特征。

2014年底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5年监管当局对委托贷款的监管必有所加强,规范和清理有助于缓解委托贷款业务所积累的风险。金融机构之间竞争能力和风险容忍度的差异,导致了金融同业投融资始终不断地膨胀,超越了传统的流动性调剂的认知。

除表内信贷额度授信以外,将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方式纳入综合授信额度控制,防止单一客户采取不同融资方式进行过度融资。加强结构复杂的信托产品的投资者信息披露。

经济下行和转型压力下的局部金融风险 过去10年中国的商业银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务规模和业务模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确信,大部分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并不在于企业和非银金融机构,而在于商业银行自身,银行利用委托贷款出表化、逃避监管和提高贷款收益的冲动,导致了委托贷款的急剧膨胀。

2014年委托贷款的存量总额突破10万亿,而2010年之前,委托贷款的总额仅仅2.30万亿。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0-2014年,每年新增委托贷款总额分别为0.87万亿、1.30万亿、1.28万亿、2.55万亿和2.51万亿。委托贷款在2010以后取得快速的发展。所谓创新性,是指同业业务的迅速增长,和银行在资产端、负债端能力的差异,经营风格和业绩表现的差异并存。

最后,监管机构可考虑要求商业银行就非标业务占比指标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可要求商业银行就非标业务占比较高的情况,计提额外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改善风险管控的初步对策 目前银行同业业务存在巨大争议,银行同业部门已在事业部化。

它给银行带来了更为强烈的流动性风险,加剧了银行风险和业绩的分化。意味着同业业务不仅仅是流动性头寸的调度,可能包含着货币市场创新的因素,从长期看可能持续增长。

过去十年同样是商业银行结构性发生明显变化的过程,股份制银行的占比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大量的农村和城市信用社转变为农商行和城商行,国有商业银行增长相对较慢但规模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所谓风险性,是同业业务给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对央行基准利率期限结构调控能力,和紧急流动性支持能力等提出了挑战。

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基本蕴藏于商业银行体系之内,从杠杆使用、业务创新、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角度,均显示商业银行的风险远大于券商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同业信贷的总额为12万亿-15万亿元。2014年信托资产增速明显放缓,由2013年的46%下降至19%,其中增长最多的是证券市场投资类资产,而对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增长大幅放缓。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风险逐渐暴露,金融体系和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备受关注,新常态既是风险逐渐释放的过程,也需要适时采用多方面举措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委托贷款的无序现状需予以清理和规范,尤其应推动业务透明度、杜绝抽屉协议、建立综合授信和防范出表套利。次贷危机以来(2008-2013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扩张的结论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

进入专题: 新常态 金融 风险 金融体系 。央行可考虑紧急流动性支持预案,监管部门可考虑对同业业务的资负规模和结构强化比例管理和流动性要求。

最后,在做好风险隔离预案的前提下,适度打破刚性兑付。信托业务的膨胀和利率市场化、地方债务、房地产以及资源类行业的融资需求密切相关。

卢湾区
上一篇:联想笔记本怎么样(联想笔记本商务机)
下一篇:兴山住宅加装电梯提速